近日,廣汽能源科技(重慶)有限公司的成立引發業界關注,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劉志輝,注冊資本達3000萬元人民幣,業務范圍廣泛覆蓋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物聯網技術研發等多個高科技領域。
股權結構顯示,該公司由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廣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重慶市江北區城市運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持股,這一舉措無疑為廣汽集團在新能源及智能科技領域的布局增添了新動力。然而,在廣汽能源科技(重慶)有限公司成立的同時,廣汽集團2025年上半年的經營業績卻顯得不容樂觀。

圖片來源:廣汽
據廣汽集團發布的業績預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虧損18.20億元至26億元,扣非凈利潤虧損更是高達21.20億元至32億元,這一數據與2024年上半年的盈利狀況形成了鮮明對比。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廣汽集團還實現了15.16億元的歸母凈利潤,而短短一年后,公司便陷入了如此深重的虧損境地,經營業績急劇惡化。
從產銷數據來看,廣汽集團2025年上半年的為75.53萬輛,同比下降12.48%,產銷量均出現明顯下滑。在各品牌中,僅有廣汽豐田實現了銷量小幅增長,其余品牌如廣汽本田、廣汽傳祺以及新能源汽車品牌廣汽埃安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銷量下降。特別是新能源汽車領域,廣汽集團的整體銷量同比下降了6.08%,這無疑給公司的轉型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
面對如此嚴峻的經營形勢,廣汽集團并未坐以待斃。在2025中國汽車論壇上,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明確表示,廣汽集團將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全力打好關乎未來的“三大戰役”——用戶需求戰、產品價值戰、服務體驗戰,以期再造新廣汽。
馮興亞指出,汽車行業已經進入大變革時代,傳統車企必須迅速調整戰略,找到適合自己的破局之道。為此,廣汽集團已經啟動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打造經營型總部、實施自主品牌一體化運營、導入IPD再造產品開發流程體系等,旨在提升公司的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同時,廣汽集團還加大了對自主品牌的投入力度,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推出22款全新車型,全面覆蓋EV、PHEV和REV等所有主流動力形式。到2027年,公司更是計劃實現自主品牌占集團總銷量60%以上的目標,挑戰自主品牌銷量200萬輛。
然而,從上半年的實際情況來看,這些改革措施尚未立即見效。廣汽集團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廣汽埃安還陷入了員工持股風波,給公司的穩定運營帶來了一定挑戰。盡管如此,馮興亞仍表示對未來充滿信心,他強調廣汽集團將堅持以核心科技創新為支撐,針對性強化性能長板,精心鍛造讓客戶心動的情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