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南京北路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宣布與南京江寧濱江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項目投資協議書》,計劃投資6億元建設“礦山智能駕駛產業化基地項目”。
該項目旨在通過研發礦山智能駕駛系統、智能駕駛礦卡等產品,推動礦山智能化轉型,預計5年內完成整體投資,2030年全面達產后年產值將突破8億元,稅收貢獻約4000萬元。

圖片來源:北路智控
當前,礦山智能駕駛技術已取得顯著進展。以易控智駕為例,其無人駕駛礦卡已在新疆、內蒙古等地的露天煤礦中實現規模化應用,部署數量超過1400臺,覆蓋煤礦、金屬礦、石灰巖礦等多礦種,市場占有率近50%。通過自主研發的“御石”新能源線控平臺和“著山”分布式技術架構,易控智駕實現了單礦400臺以上無人駕駛礦卡的高效協同作業,車輛最快3天即可投入生產,單車無人駕駛最高運營里程超3萬公里,運輸效率達到人工駕駛的80%以上。
政策層面,國家及地方政府正積極推動礦山智能化轉型。國家層面,《露天煤礦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等文件明確要求,到2025年露天煤礦實現智能連續作業和無人運輸,全國煤礦智能化產能占比不低于60%。地方層面,新疆、內蒙古、山西等地積極響應,推動礦山智能化時間表落地。市場數據方面,2024年我國露天煤礦無人駕駛礦卡數量達2500輛,較2023年增長超120%,預計2025年將突破5000輛,滲透率達20%。
礦山智能駕駛的商業化價值已得到廣泛認可。以新疆天池能源南露天煤礦為例,370臺無人駕駛礦卡中310臺為增程寬體車,實現“去安全員”運行,累計運輸土方量居行業前列。通過智能云控中心遠程調度,結合高精地圖與高精度定位技術,事故率顯著下降,運營成本降低30%。銅陵海螺石灰石礦山的應用也驗證了該技術的有效性,24臺無人礦車替代24名駕駛員,僅需4名運維人員,運輸總量超1000萬噸,單線效率達人工的85%以上。
技術迭代與生態構建是未來發展的核心。5G、AI、車路云一體化等技術的融合,推動礦山智能駕駛向“全礦無人化”邁進。準能集團通過5G網絡升級,試點“5G+無人卡車、遠控電鏟、智能化工程輔助設備”協同作業,實現區域無人化生產。同時,行業標準體系逐步完善,國家礦山安監局等七部門聯合發布指導意見,明確到2026年建立完整的智能化標準體系。產學研用協同生態的形成,加速了技術適配與數據安全問題解決,為全流程智能化奠定基礎。
南京北路智控的產業化基地建設,恰逢行業爆發前夜。通過引進防爆新能源線控車輛裝備智能化、井工礦復雜環境精準感知等前沿技術,項目將強化公司在智能礦山領域的核心競爭力。這種“技術研發+批量化生產”的模式,不僅響應政策號召,更契合市場對高效、安全、綠色礦山解決方案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