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們就完成國家863增程技術課題,但當時認定這是過渡路線,錯失了發展機遇。"

在近日舉辦的中國汽車論壇上,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承認了廣汽戰略上的判斷失誤。并且他在個人的微博賬號上提到:
“當年我們對客戶的里程焦慮把握不夠精準,認為增程和插電技術是過渡路線,沒有抓住這些年增程插混技術高速發展的機遇。經過充分的洞察和分析,我們認為:電動化進程中,由于充電基礎設施不充分性,消費者的里程焦慮將長期客觀存在,增程和插電車型必將與純電產品長期伴生發展。因此,基于過去十年的技術積累,我們快速調整了車型和技術路線布局,從今年開始,我們將持續導入多款增程和插電車型。”

可以看到,這位掌舵僅五個月的集團一把手,并沒有選擇“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常規路徑,而是罕見清醒的直面企業深埋已久的發展方向性錯誤。
而讓馮興亞決定痛定思通,自我糾偏的背后深層原因,是正如他所說:“今天,廣汽已進入戰時狀態。”
財報預警下的危機
根據廣汽集團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銷量方面,廣汽集團上半年銷量為75.53萬輛的汽車銷量,同比下滑12.48%。

銷量的下滑,讓廣汽的經營出現極大的壓力。廣汽集團表示,上半年預計凈虧損18.2億至26億元。其已經在一季度虧損7.3億元,那么第二季度虧損在10.9億元至18.7億元,虧損規模正在急劇放大。
要知道,2024年廣汽集團同期凈利潤還有15.16億元,如今卻是由盈轉虧。更嚴峻的是廣汽集團毛利率已跌破0.21%,在A股上市車企中處于墊底位置。
面對虧損的現狀,廣汽方面主要給出了四點原因:重點新能源車型銷量未達預期、銷售渠道與新能源轉型不匹配、自主品牌改革成效未顯以及海外業務基礎薄弱。
那么,如何改變廣汽現有的危機?對此,馮興亞提出將全面打響“三大戰役”,并且要在未來三年,要為大家呈現一個全新的廣汽。
“三大戰”破局
“未來三年,要為大家呈現一個全新的廣汽。”
馮興亞為“戰時狀態”設下了2027年自主品牌銷量目標,計劃在2027年實現自主品牌占集團總銷量60%以上,挑戰自主品牌銷量200萬輛,其中海外市場50萬輛。
目前,自主車企銷量突破兩百萬的寥寥無幾,去年只有比亞迪、奇瑞和吉利,分別占據前三。而考慮到當下中國汽車行業正處于存量時代,廣汽集團能達到這一水平,意味著其至少能成為國內前五的自主品牌。
所以,廣汽集團的這一目標并不小。而如何實現?靠的就是馮興亞提出的三大戰役,即"用戶需求戰、產品價值戰、服務體驗戰"三大戰役,這本質上也是廣汽在轉型關鍵時期,對廣汽集團目前的核心問題的變革。
第一戰:用戶需求戰,構建精準高效的大研發體系。
“只有用戶才能給出真答案。”馮興亞在演講中反復強調:廣汽正在重構研發體系,將研發起點從“技術驅動”徹底轉向“用戶洞察驅動”,通過數據化用戶研究、體驗場景模擬、情感化設計等手段,把握細微的需求變化。
馮興亞坦承,廣汽曾在增程技術判斷上出現誤判,認為其是過渡技術,沒有抓住過去幾年插混市場爆發的窗口。如今,廣汽迅速糾偏,基于十余年的電動化技術積累,快速導入增程與插混新品。
馮興亞透露,下個月,HL增程版將正式上市,并在未來兩年陸續推出多款插混車型,形成與純電并行的雙線戰略,以應對長期存在的充電基礎設施不足和用戶里程焦慮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馮興亞提出會全面加強和華為的合作并成立華望公司,共同推動新項目的落地。
有消息稱,華望汽車目前規劃了兩款車型,一款轎車與一款SUV,動力形式包括純電與增程,預計明年面世。
而在廣汽內部合資利潤下滑、自主品牌增速減緩,華望的到來,對于廣汽來說,將實現補位,幫助廣汽自主品牌重新提振銷量。
第二戰:產品價值戰,以科技與安全打造高價值護城河。
在產品價值戰,馮興亞介紹,廣汽集團有兩大王牌。
一是技術牌,新能源上半場,廣汽憑借高安全彈匣電池、夸克電驅、超級快充、第三代混動系統等技術,形成一定先發優勢。進入智能化下半場,廣汽選擇加碼核心技術,推出星靈電子電氣架構、基于生成式AI的端到端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并宣布城區NDA(導航輔助駕駛)在昊鉑、傳祺、埃安全面搭載,首款L4級高度自動駕駛前裝量產車型將在年內下線。
二是安全牌,廣汽發布“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從研發、制造到使用全鏈條部署雙冗余設計,堅持以“雙倍成本”換取用戶無價的安全。這種在成本壓力之下仍然強化安全性的舉措,彰顯了廣汽將安全作為品牌核心價值的長期戰略決心。
第三戰:服務體驗戰,重構營銷與用戶運營體系
馮興亞坦言,新勢力企業已經在客戶體驗上建立了行業標桿,廣汽必須主動回歸服務原點,重塑信任機制。
據了解,廣汽正在全面導入IPMS(集成營銷銷售體系),構建“直聯、直服、直營”的營銷金三角,取消冗余中間環節,提升響應效率。同時引入NPS(顧客凈推薦值)指標體系,把客戶體驗和滿意度作為營銷考核的核心評價標準。
在線上線下融合上,廣汽推出“超級管家”24小時在線服務,保障用戶全流程直連體驗,并依托全國2000余家網點加速下沉,力爭實現“93%問題2小時內解決”。
在軟件體驗方面,廣汽改變過去對OTA的謹慎策略,推出“整車軟件大版本定期升級”,僅10天前,傳祺向往S7全量推送OTA 2.0,新增哨兵模式等16項功能,標志著廣汽已將“軟件敏捷迭代”納入用戶體驗核心鏈條。

如今,新能源汽車行業洗牌加速深化,智能化升級浪潮與殘酷價格戰交織。隨著市場逐漸飽和,競爭已從搶奪增量轉向存量搏殺,這意味著接下來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醬油更多“玩家”淘汰,離開餐桌。
而面對銷量和業績下滑,廣汽卻是很“急”,甚至用進入“戰時狀態”來形容自身處境。
所以,對于廣汽來說,馮興亞提出的打贏“三大戰”,不是目標,而是廣汽必須打贏的生存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