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博世公司表示,將在其汽車零部件業務部門額外裁員約1.3萬人。此次裁員人數約占公司全球員工總數的3%,裁員工作將持續至2030年,且主要影響德國的員工。
近年來,博世已裁撤了數千個崗位,但旗下移動出行業務(mobility division)每年仍產生約25億歐元(折合29.3億美元)的虧損。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歐洲汽車行業增長乏力,該公司正在推進更深層次的重組。
在博世此次裁員計劃中,受影響最嚴重的將是該公司位于德國斯圖加特地區的傳統基地。在福伊爾巴赫區(Feuerbach),博世生產柴油發動機零部件并投資了氫能技術,但由于需求下降導致工廠利用率不足,到2030年該地區將裁撤約3,500個崗位。博世施維伯丁根(Schwieberdingen)生產基地也將裁撤約1,750個崗位,這一舉措主要源于訂單量疲軟以及新技術推廣進度緩慢。

圖片來源:博世官網
在魏布林根(Waiblingen),博世計劃到2028年關閉一家生產汽車連接器的工廠,該工廠現有560名員工,近年來該工廠的在持續萎縮。在比爾(Bühl)——博世的小型電力驅動系統生產中心,該公司預計將裁撤約1,550個崗位;而仍以柴油卡車零部件生產為主的博世霍姆堡(Homburg)基地則將裁員約1,250人。
博世公司表示,已將裁員計劃告知員工及工人代表,并將盡可能地尋求對社會負責的解決方案。不過,公司管理層強調,為恢復競爭力,必須迅速采取行動。
博世勞工總監Stefan Grosch稱:“德國對博世而言仍是核心市場,但我們必須提高效率,才能在全球競爭中站穩腳跟。”
博世公司負責監管移動出行業務的董事會成員Markus Heyn表示:“地緣政治局勢變化及關稅等貿易壁壘正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所有企業都必須應對這些挑戰。我們預計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因此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地抓住一切增長機遇,并為全球范圍內的移動出行業務部門規劃未來發展方向。”
博世是汽車行業最知名的企業之一。該公司的產品涵蓋從火花塞到自動駕駛軟件的各類產品,并在氫能、電動汽車等新技術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截至去年年底,博世全球員工人數為41.79萬人。
博世最新的裁員計劃凸顯出德國工業基礎正面臨日益嚴峻的壓力。當前,汽車制造商及零部件供應商需應對關稅成本上升、市場需求疲軟以及來自中國車企的競爭加劇等多重挑戰。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面臨的人口結構壓力正不斷推高勞動力成本,而在俄烏沖突后,德國能源價格也始終處于高位。
不僅博世,當前多家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均面臨產能閑置的問題,在自身投入成本持續上漲的同時,還需應對整車企業施加的降價壓力。博世的競爭對手大陸集團(Continental AG)和集團(ZF Friedrichshafen AG)也在采取成本削減措施。
車企也是一樣,為緩解在華銷售疲軟及美國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大眾汽車與保時捷正陸續推進裁員和減產措施。與此同時,中國競爭對手則憑借更具價格優勢的電池、電機及電子元件不斷搶占市場份額,持續擠壓傳統汽車制造商的利潤空間。
博世此次裁員對德國總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而言是一大挫折。目前,默茨所在的政黨在民調中已落后于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Alternative for Germany)。默茨此前推出了一系列支出計劃,并發起了“德國制造”(Made for Germany)投資倡議(博世對此表示支持),試圖以此提振市場信心,但德國制造業企業仍在鋼鐵、化工和汽車等行業裁撤了數千個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