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025年7月乘用車零售銷量榜新鮮出爐,清晰映照出車市轉型進程中激烈的戰況。新能源車型的表現可謂大放異彩,強勢霸占前十中的7席,而傳統燃油車靠著軒逸、朗逸、博越L幾款車型依舊“堅守”。這份排名,正有力地宣告著車市格局重塑的大幕,正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迅速拉開。


在新能源陣營中,銀河以44274輛的傲人成績一騎絕塵,勇奪銷量榜首之位。這款車精準捕捉到年輕人對顏值、智能以及續航的多元需求,憑借流暢的線條、獨特的外觀設計,Flyme Auto智能座艙帶來的便捷交互體驗,以及310km與410km的CLTC續航選擇,成為新能源車型普及浪潮中的標桿產品。

特斯拉Model Y則憑借30766輛的成績穩居第二。特斯拉多年來積累的品牌光環,以及在電池技術、智能駕駛等方面深厚的技術底蘊,使其在眾多新勢力的重重圍堵之下,依然穩如“常青樹”,牢牢占據著新能源SUV市場的重要份額。

五菱宏光MINIEV以27337輛的銷量證明,“極致性價比+代步剛需”的組合拳威力十足,在下沉市場成功開辟出一條血路,成為無數消費者購置“人生第一輛車”時的首選。

新勢力代表小米SU7的表現更是強勁,以24410輛的成績首次沖入銷量前五。小米依托自身強大的生態鏈優勢,將車機系統打造成功能豐富的“移動智能終端”,讓米粉和科技愛好者們紛紛為之“上頭”。這一成績也充分證明,新品牌只要憑借差異化的智能科技,就能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紅海市場中成功“開疆拓土”。

問界M8同樣表現出色,21564輛的銷量使其在家庭和商務用車場景中實現“通吃”。該車搭載華為先進的智能駕駛技術、流暢便捷的鴻蒙座艙,充分展現出新能源車型向高端市場沖擊的堅定決心。
插混車型比亞迪秦PLUS DM也成功躋身前十,憑借可油可電的特性有效解決用戶的續航焦慮問題,這也再次證明,新能源技術路線越是多元化,市場對其接受度就越高,發展前景也就越廣闊。

再看燃油車陣營,軒逸和朗逸雖然排名相對靠后,分別位列第4和第6,但能在新能源狂飆突進的當下闖入前十,足以堪稱“韌性擔當”。多年來積累的良好品牌口碑、成熟可靠的燃油發動機技術,加之三四線城市消費者對燃油車“無續航焦慮+維修保養便利”的剛性需求,使得這些傳統燃油車型在短期內難以被完全替代,在車市變革的浪潮中努力守住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而博越L作為燃油車陣營的“生力軍”,則憑借硬朗的SUV造型、越級的空間表現和成熟的動力調校,在SUV市場守住一席之地。其針對家庭用戶設計的實用配置,以及燃油車特有的駕駛平順性,成為燃油車陣營中少有的“破局者”,與軒逸、朗逸共同撐起燃油車在前十榜單中的最后防線。

這張7月銷量榜,無疑是車市轉型的一場“現場直播”。新能源車型正瘋狂擠壓燃油車的市場空間,新勢力與傳統車企旗下的新能源子品牌之間展開貼身肉搏,智能、電動化已然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對于傳統車企而言,如果不加快轉型步伐,分分鐘就可能被邊緣化;而新勢力車企則需要著力解決車輛交付效率、售后服務質量等問題,才能在市場中站穩腳跟。
展望未來,隨著充電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電池技術取得新突破、智能駕駛相關法規逐步健全,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力還將迎來爆發式增長。7月銷量榜僅僅是車市大變革的一個“序章注腳”,更為精彩、瘋狂的市場重塑大戲,正火力全開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