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進入第二周,互聯網上慣例出現了周銷量榜單,在經歷了7月底的沖刺后,市場整體銷量都有所回調,但競爭格局卻悄然出現變化。
零跑以0.93萬輛的成績超越鴻蒙智行登頂第一,也結束了對方連續11周的領跑,小鵬和小米分列三、四位,蔚來公司也繼續保持在了前五的位置。
周銷量榜單的排名變化與走勢,其實可以很快地反映出新車交付后的市場情緒,小鵬持續投放多款“爆款“新車后,便穩定在了銷量頭部的位置,而小米相對穩定的交付走勢,也證明了訂單儲備的深厚。
到了8月,最大的變化則來自于蔚來。樂道L90在8月1日開啟交付,僅用3天時間就達成了1976臺的交付量,而8/4-8/10則交付2093臺,進入到了大型SUV周銷榜單的第二位。

按照10天交付4069臺的速度計算,L90有極大概率在8月實現交付破萬。如果對比當下一些熱門車型的首月交付量,小米SU7交付7058臺、YU7交付6042臺、小鵬MONA M03破萬,樂道L90或許也將刷新一個紀錄。
而比銷量數字本身更長遠的,或許是樂道L90讓外界看到了“純電大車”的更多可能,甚至帶動了蔚來、螢火蟲品牌的起勢,從樂道L90預售開始,蔚來股價累計上漲超過了40%。
60度電池“硬剛”續航測試爭議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完美的車,但一臺車如果銷量好,那說明它一定做對了一些最多數消費者所需要的東西,而樂道L90就是這樣一款車。
盡管開啟交付兩周了,但樂道L90依然是社交媒體上的流量聚焦,這足以說明它是一款能夠改變市場的產品。

樂道汽車總裁沈斐這樣說道:“經歷剛剛過去的周末,周一就果斷推出可選60度,充分展示出我們對L90這輛車的能耗與續航、對換電充電服務網絡、對依托真實用戶發聲的傳播策略,都是有信心的。”

這是有真實數據支撐的:過往超96%的蔚來車主和97.7%的樂道L60車主選擇了標準續航(60/75度)電池包,超7成用戶選擇了BaaS電池租用方式。新能源用戶城區行駛占85%-90%,長途需求占10%-15%。
但極限工況下的續航測試,放大了用戶對于續航的需求,也提升了無謂的焦慮。而互聯網上的輿論與正義,也在某種程度上印證了樂道最初的擔憂:不提供60度電池買斷,怕被友商帶節奏。
而這種轉變從樂道L90交付后開始,隨著越來越多真實用戶聲音的傳遞,樂道開放了60度電池的租用試點。
沈斐說:“只要用戶有需求,我們就把選擇權交給用戶,也充分信任團隊打造的產品。即便采用60度電池,我們仍有信心在日常工況下實現超越同級競品的續航達成率,做到里程無憂。”
如果我們觀察這兩件事背后的邏輯,互聯網的鍵盤輿論是唯數字論,但車主的選擇卻是真實體驗。

如果不是體驗過蔚來的補能服務體系,樂道L90提車后的真實用車場景能耗驗證,車主們有何必要呼吁上架60度電池?只為省那幾千塊錢?甚至你要知道,在樂道L90沒有交付時,這樣的聲音就已經出現,他們在沒有體驗過實車的時候就對蔚來有這樣的信任,很大程度是因為蔚來補能體系的能力——讓電池像汽油一樣,回歸能源本身。
當越來越多用戶開始按需選擇,而不是為不存在的焦慮付出不必要的成本時,也意味著純電的拐點真正開始到來。

中國的新能源車市場發展至今,無論是技術路線的選擇,還是年復一年的對續航測試的執著,本質上都說明,不論智能化如何花哨,純電動車都還沒有擺脫“續航焦慮”這個最基礎的事情。
但樂道L90證明了,“續航焦慮”這件事情是有希望從純電動車的設計定義,到用戶使用過程中被拋棄的。
無論是蔚來過去十年在充換電補能網絡的投入,還是在純電技術領域的積累,都是為了解決這件事情,而當這個痛點被解決后,所呈現給用戶的產品也就少了很多束縛:可以裝下6人10箱的空間、經典比例的SUV造型、沒有里程焦慮的純電用車體驗。

在市場中,過去并沒有任何一款產品可以同時滿足這些需求,因此當樂道L90到來時,用戶的熱情被“點燃”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實夸張一些說,很多用戶并不在意你過去為純電技術投入多少,或者為了優化風阻系數做了多少輪測試,相比于這些工程師的感動,用戶只需要一個簡單而直觀的結果。
過去,用戶之所以需要增程,是因為里程焦慮,哪怕開回家后恨不得每天充電也不想去加油;大6座SUV在滿員情況下的空間限制,是車企沒有洞察到嗎?其實是技術無法實現空間的“魔法”。

而無論是對風阻系數的極致追求,還是對純電能耗的鉆研攻克,甚至是飽受爭議的隱藏式門把手和玻璃天幕車頂,車企寧可花費重金研究碰撞安全冗余和多層鍍膜防曬,為何不做成普通把手或是加一個物理遮陽簾?本質上還是技術限制與用戶期待之間無法跨越的鴻溝。
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就如沈斐所說,以前燃油車風阻系數低于0.3的不是那么多,后來電車因為續航與補能的問題,越來越重視風阻系數。但是當換電與充電網絡遍布全國時,我們仍應重視風阻系數,但不應該過度重視而犧牲空間、價格,等。
而樂道L90就是這樣的一款產品,能夠跨越技術的限制而滿足用戶的期待,在最大程度上實現了體驗的平衡,讓用戶選擇純電大6/7座SUV時,不需要再取舍。
蔚來的蛻變時刻
就在剛剛,樂道官方發布了“等車心意”,向所有因為樂道原因,而未能在鎖單后4周(28天)內提車的用戶,自鎖單后第29天起,每天發放500積分,該規則適用于L90和L60用戶。
沈斐說:“這是無差別的只要超過4周就有等車積分,是誠意感謝所有用戶,也表明我們對交付的信心。”

當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一些用戶對于交付等待的不滿時,樂道官方的回應隨即而至;當續航測試的爭議甚囂塵上時,當有人說沈斐“不懂車”時,樂道也同樣用科學事實和直播講車做出回應。
其實樂道L90自預售開始,收獲熱度的同時也同樣伴隨著爭議,而且客觀來講,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能做到所有服務體驗的完美無缺,不然沈斐也不會在社交媒體上呼吁用戶遇到任何問題記得及時反饋。
但無論是在預售之后用戶對于選配與價格的呼聲最終落到令人驚喜的價格,還是上市后面對需求及時追加試駕車、60度電池包選擇的開放,對于某媒體續航測試的不卑不亢的回應,以及對于用戶反饋交付問題的解決,甚至是蔚來用戶權益無法轉移至樂道的“直白”解釋,都能看到樂道對于用戶呼聲的真誠和對自身的信心。

在樂道L90上市時,很多媒體同行都發朋友圈說,打心底希望這款車能夠賣好,因為中國汽車行業里,能像蔚來一樣的企業并不算多。
這其實是蔚來過去十年所一直堅持的價值觀,但過去很多時候,缺少一個機會讓更多人認知。
當然這里面有主觀的情緒,但其實最近在互聯網上關于蔚來的輿論聲音,也在隨著樂道L90的“初戰告捷”而發生變化。
樂道L90之于蔚來的價值,不僅僅是銷量排名、資本市場股價,更重要的是讓更多人看到蔚來的價值和信心。

且不說高強度“上網沖浪”的沈斐以極強的“真人感”為樂道品牌刷新的好感度,樂道L90的熱銷讓更多潛在用戶對“蔚來倒閉”的擔憂消減,讓“可充可換可升級”的補能體系獲得了更多的了解與認知,也讓純電與增混在大型車市場的競爭出現了一絲轉機。
同樣,由樂道L90帶來的用戶對于蔚來技術實力的期待與認知,也帶動了樂道L60,以及接下來全新蔚來ES8的熱度。事實上,從當初很多蔚來車主希望能夠將權益轉移至樂道L90上的呼聲就可以看出,樂道L90產品的成功,而比樂道L90更進一步的蔚來ES8,是有機會打破一些“不可能”的。

從螢火蟲銷量的超出預期,到樂道L90的上市即交付,可以看出蔚來的確解決了一些過去很長時間困擾的問題,同時也為市場建立起了新的期待,甚至沈斐都要開始進行“預期管理”了。
所以說樂道L90的熱銷并不是一種偶然,也遠不止銷量數字本身的價值,它讓蔚來重新回到了一個向上的軌道,也讓更多人可以理性、客觀地看到這家企業的價值。
大公司視點
在沈斐的微博上,至今置頂的內容仍然是兩個月前的招聘貼,而隨著樂道L90的熱銷,有一線的Fellow伙伴直接向沈斐喊話:“斐哥,真不是催你,我們現在缺人缺得厲害。”
顯然,樂道L90的熱銷已經讓門店、交付中心的fellow同事“不堪重負”,團隊擴編也迫在眉睫。
而沈斐分享了同事對帶教新人的經驗分享,說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大家也多鼓勵鼓勵我,多鼓勵鼓勵樂道。
他還在評論區補充說道:“反正怎么夸也不會飄的,復讀的人,有自知之明。反過來,不管怎么黑怎么給壓力,也不管碰到什么困難,基本也不受影響,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也沒那么差。”
就像過去的十年一樣,蔚來仍然在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