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行業,每一次巨頭整合優化之后,大概率會引發行業的一次大變局,這或許就是商業的奇妙之處,有人狂歡,有人緊張。
7月29日,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長安汽車)正式成立,我們從時間線來推算的話,從2月9日準備與其他國資央企籌劃重組事項,到中國長安汽車這家新央企完成重組,時長還不到6個月。

汽車賽道的競爭對手很多,壓力很大,我們都知道必須加快效率,可在牽扯到巨量的資產、多方背景和品牌的前提下,中國長安汽車竟然以一種讓金融業都覺得夸張的速度完成計劃,實現了多方訴求和前景預期的契合,在世界商業史里亦屬罕見。
所以,中國長安汽車的下一步棋,究竟會給本身的業務范疇,以及長久預期帶來怎樣的影響?
更大的集群,是全面競爭的第一步
從純粹物質利益和商業的角度來看,效率是一切,而一切選擇最終都是前景和利益,在商言商,有利于品牌運營和產品銷量的推進都是值得去做的。
對行業來說,這是在擁擠的賽道中誕生了一個新巨頭。
從數據上來看,今年上半年,中國長安汽車整體營業收入1469億元,產銷數據高達135.5萬輛,放在整個行業1562.1萬輛和1565.3萬輛的產銷數據里面,占據了接近10%的比重。
在此之中兩個數據更加耀眼,一個是新能源銷量,它做到了45.2萬輛,同比增長49.1%,另一個則是海外銷量29.9萬輛,同比增長5.1%。

連續的增長,廣泛的認可度,以及央企身份背書,疊加之后的前景更難以預估。畢竟,從央企的下屬,直接讓自己成為央企,身份的變化帶來的不光是更加穩定的基本盤,更是能夠以更快的速度調動資源,更快的速度反饋市場變化,以及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自主權,特別是在當前崇尚的與外部優勢資源的合作和互換上,這樣的選擇能力和決策能力會讓優秀的產品加速落地,從而依托產品和產品線銷量在行業中獲得更大的話語權,這就是整合和優化帶來的最直接影響。
對友商來說,出現了一個更有競爭力的挑戰的產業“巨鱷”,我想不管是哪家的掌門人,看到中國長安汽車的營收、產銷和增長數據,特別是在新能源這塊,面對中國長安汽車跑贏大盤的增長速度,都得趕緊盤算下自己的產品線和渠道,再卷一卷自己。
沒開玩笑,在整體購車大盤增速放緩的2025年,固定的體量分配讓所有品牌都沒有來日方長的悠閑感,研發、生產、銷售、售后的每一個環節都得反復精研細化,錙銖必較本是常態,而最有競爭力的對手都提速了,自己也必須得快速反應過來,加快腳步跟上。

對消費者來說,央企二字和“國家隊”的身份就是金字招牌,特別是新能源產品的選擇上,選擇國家隊一方面可以避免愛車遭遇出品方“跑路”的背刺,另一方面則是能夠獲得更大的確定性,售后保養的點位中國長安汽車更密集,服務項目更合理,產品有更明確的OTA升級計劃,以及最關鍵的,在未來置換時能夠拿到更高的本品置換補貼。
這就是資源整合的優勢,全面釋放出政策、資本、人才、技術的潛力,通過更高效的適配來提升發展速度,并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國內外的競爭中,這樣的業務熟練度、成本、戰略規劃和執行,中國長安汽車堪稱一路通關,水到渠成。
資源重新配置,“子單元”齊頭并進
一切的實施,還得看下面的“子單元”怎么做,那么咱們就先具體從新央企新豪華、新央企新深藍和新央企新啟源來聊一聊。

阿維塔7月銷量破萬,同比增長178%,連續5個月銷量破萬。它本身就是引入外部資本、引入外部技術的合作結晶,提起它,大家都會稱道它的前瞻、極致和純粹的設計原則,以及中國原創設計新標桿身份,但絕對不能忽視的是,當善于造車的企業,引入了寧德時代和華為的優質資源之后,主打高端的阿維塔能夠抓牢消費者對高端智能電動車市場的心智,畢竟高端之路本就難走,阿維塔從零開始,到目前已經做到了700+門店覆蓋200+城市,地級市覆蓋率超80%,安為德賦能優先搭載,深耕自研,頂級工藝、全球領先的智造品質和嚴苛品控將會是中國長安汽車集團的重要引擎,拉升并保持品牌的高度。

深藍汽車2025年7月全球交付量達到27169輛,是當之無愧的央企新能源銷量冠軍,它可以說是接下來的最穩定銷量增長點,特別是左手深藍超級增程,右手華為乾崑智能,與當下最熱門的出行方式和智能用車生活需求無縫對接,而在2030年前累計研發投入超1000億元,2030年前招募不低于500位行業頂級專家的戰略保障之下,它能帶來更多的新車型、全域AI驅動下的“1+4”超級技術體系以及與用戶共創成長的全方位保障體系,從而在中高端主流新能源市場,占據中國銷量最穩定也是最廣闊的高端家庭用車需求。

長安啟源在7月交付28568輛,誕生不到2年累計銷量已經達到30萬輛,表現驚艷,它主要面向主流家庭用戶,背后則是中國長安汽車多年在汽車市場的深耕,更有成熟團隊的操盤,“智能移動生活家”品牌定位可以給消費者提供越級價值,國民車的定位會隨著家族矩陣的擴充更加穩固。
不管用戶有怎樣的需求,中國長安汽車總有一個品牌,有一款車型進行針對性的匹配,這樣的資源投放會更加精準,從容讓中國長安汽車的市場競爭力系統性地獲得系統性的升級和持續性的增長,而這一增長,并非籠統的,而是可以在每一個子單元上、每一個子環節上清晰可見。

完成關鍵一躍之后,中國長安汽車能夠用更加靈活和有針對性的商業和渠道去應對新的挑戰,讓所有的資源都能得到更加充分地利用。
可以預見的是,它會帶來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車專用平臺,圍繞智駕、底盤、智艙等核心技術,持續打造安全、聰慧、矯健的天樞智能技術品牌,并在未來五年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產品,它帶來的不光是技術和產品,更是一整個生態體系,聚焦用戶“買賣用修服”全場景,并讓旗下三大品牌獲得發展新動能,從而向更高的市場目標沖刺。
可以預期的事,成功市場的參與者以市場規則的制定者,這兩個身份牌將同時浮現在中國長安汽車的身上,或許這就是體系的勝利,成功在7月29日那一天就已經被命運做好了安排。